女性在职场中遭遇不公正待遇,其实不是性别歧视,而是歧视弱者?企业只看效益|环球即时看
【本文来自《27岁女子未婚未育应聘遭拒绝,如何消除女性就业歧视?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到底歧视的是性别还是别的?
企业是没有性别的,企业只看效益,只会选择效益高的事情少的,就像网购,大家也会货比三家,买便宜和耐用的一样。
(资料图)
女性由于生理原因,生产力耐用性低于男性,社会成本也高,所以在选择上,企业更倾向于选择进行更高劳动强度,更低社会成本的男性。
本质就不是歧视性别,而是歧视弱者,而恰好女性相对男性弱势。
企业只选择利益高的,不会管你的性别,只要你的利益高,甚至你不是人类都没所谓。大家忘记前几天刚疯传的AI了吗?那个时候大家不是说AI要淘汰很多人,很多人要没工作了。AI可没有性别,它只是比很多人强,成本低而已。
这个时候总不会说企业选择AI,不用人了是性别歧视吧,企业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赚钱。
那么,如何从根本上让女性消除歧视呢?
1 让女性跟男性一样的生产力,吃苦耐劳,耐用性和低社会成本,这个是本质需求,很多30多40岁的已婚已育妇女往往拥有这个特性,比较容易被企业接受。
2 什么经济基础,就按什么分配。现在的同工同酬,经常被搞成了同岗同酬,特别是某些单位里做多做少工资差不多,那么别人肯定想要能干活的。
既然是市场经济,那就按劳分配,多劳多得,少劳少得。工作时间少,不愿出外勤,不愿去基层偏远地方,请假多,那工资按比例降低就行了。只要按劳分配,那么也不容易被歧视了。
这也是为什么销售类,计件类这些按劳分配的工作性别歧视没有那么重的原因,干的少给钱少啊,只看绩效,投入的效益比上是一致的,所以请谁都没所谓。
3 接上面,什么经济基础,就用什么分配方式,如果需要同岗同酬,那就需要公有制,因为公有制下,国家能控制的资源多,所以可以进行转移支付。
例如都是同一个岗位的,一个人搬100斤,另一个人搬60斤,按劳分配那工资就应该是100比60,同岗同酬那就是80比80,100的转移20给60来达到同岗同酬。
但是这个转移需要公有制为基础。